2025中关村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大咖共议工业AI与具身智能发展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召开,图灵奖得主等国内外大咖共议工业AI与具身智能发展。中国工业AI领先,具身智能面临硬件、数据瓶颈,大模型与智能体关系引发热议。
3月29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核心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召开。现场人满为患,吸引了众多人工智能界大咖,包括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约瑟夫·斯发基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CEO李开复,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大海等。
中国在工业AI领域表现突出,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基斯表示,中国拥有独特的国内市场,在工业AI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他呼吁中国开发更可靠的人工智能,以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特别是自动驾驶系统。斯发基斯还建议中国制定不同于美国的人工智能愿景。
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指出,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硬件成本高、数据缺乏等瓶颈,导致模型能力不足,落地困难。他强调,当前具身大模型存在不好用、不易用、不通用等问题,阻碍了机器人和硬件公司的发展。为此,智源研究院发布了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与开源具身大脑RoboBrain。
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大海表示,大模型与智能体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当大模型需要与环境交互、为人服务并进入生产环节时,就具备了智能体的特性。李大海还指出,当前的Agent智能体存在诸多短板,难以支撑稳定且持续的高效交互。但面壁智能端侧模型已在多个主流方向推进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