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表示,企业应携手各界共同强化基础研究,推进范式转型,深化国际合作,以攻克重大科学问题。他提出强化基础研究、推进范式转型、深化国际合作三点倡议,旨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上表示,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应携手各界,共同强化基础研究,推动范式转型,并深化国际合作,以攻克重大科学问题。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苟坪强调,国务院国资委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头等大事,推动中央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目前,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近140万人,国家级研发平台超400个,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高达2.79%,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占比达到8.8%。此外,中央企业还积极开展高水平协同创新,牵头成立国家级产业联盟,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多方合力攻关千余个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苟坪指出,科技创新正引发链式变革,企业应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携手各界解决重大科学难题。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强化基础研究,根基深厚方能枝繁叶茂;二是推进范式转型,紧跟AI与数据增长趋势,利用科学智能提升研发效能;三是深化国际合作,秉承开放共享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动基础研究成果惠及全人类。

  在数据爆炸与AI兴起的背景下,科研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企业应抓住机遇,利用AI for Science等新技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成功率,挖掘跨学科研究潜力。

  大科技时代呼唤国际合作,企业应秉承科学无国界的理念,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学术交流与人才交往,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