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科幻产业正在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2024年总营收达到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科幻阅读、科幻游戏和科幻衍生品等核心业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科幻产业正在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已成为全球科幻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科幻作为科普中最丰富、最生动、最富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创新有启迪、预见和反思作用。

  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科幻产业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本次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专业性论坛、赛事类活动、产业促进活动和群众性活动5个板块30余场活动,同期还举行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活动。

  当日,《华夏时报》记者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门口看到,人们热情地簇拥在人形机器人周围打招呼、握手;一队小学生在2025北京科幻嘉年华现场依次接过机械手臂递来的糖果;而能舒缓心情、疗愈身心的情绪干预氧舱,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新颖的外观,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的目光,纷纷驻足观看、体验,现场充满了科技带来的新奇与魅力。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贺军科在开幕式上指出,今天的科幻大会已经成为科技与人才交流、科幻与经济交融的重点平台。科幻文学及影视作品影响日益广泛,科幻创作力量不断壮大,青年人才迅速成长,科幻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科幻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科幻文化发展呈现方兴未艾的前景。

  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连续两年破千亿元

  开幕式上,《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报告内容涵盖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核心业态。

  科幻阅读产业总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八年保持增长态势。科幻游戏和科幻衍生品产业的营收也实现双位数增长,科幻游戏产业总营收718.1亿元,科幻衍生品产业总营收25.3亿元。科幻文旅产业总营收达244亿元,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67.1亿元。

  报告指出,中国科幻产业正在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已成为全球科幻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科幻产业的核心增长动力是科幻题材游戏,这和全球科幻市场主要依靠影视驱动周边衍生获利有较大差别。科幻与科技“双向奔赴”,科幻要形成产业化,不能只停留在文学作品层面。

  科幻与科技“双向奔赴”

  贺军科在会上强调,中国科幻大会自2016年举办以来,以科幻为纽带,激发科技创新动力;以文化为桥梁,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以产业为支点,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科幻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北京汇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为推动北京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通过开展科幻合作伙伴计划,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科幻产业宽领域、全链条布局。

  “科幻是科技的最终幻想,无数科技本就是从科幻中启发而来。”张书乐向本报记者指出,硬科幻和科技之间的关联更强劲,其对科技的启发性更强。反观软科幻,尽管科技含量较低,但其人文思考亦可对社会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知名科技作家陈根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科幻要形成产业化,要借助更多的技术,更直观的通过影视、文旅、创意产品等方式表现出来。当前科幻产业主要面临的是偏文化轻落地、偏概念轻落地两方面的问题。

  对于发展科幻产业,陈根特别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作用:完善的IP保护制度将促进科幻IP商业化发展、反哺科技研发投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