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县域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色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成功案例展示不同路径。但一些县域仍面临传统产业规模小、转型升级难等问题,需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做好整体规划。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这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县域经济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湖南双峰县定位丘陵山区农机需求,致力于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曹县汉服品牌通过电商合作,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福建安溪县则探索出“茶叶+文旅”的新业态……当前,众多工业大县、电商强县、文旅名县正展现出县域经济的勃勃生机。然而,一些县域产业发展仍面临困难和问题,如传统产业规模小而散、转型升级难度大,以及引进产业缺乏特色优势,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县域产业基础”,要求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区位特色、发展潜力等选择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方向。本地资源是县域产业发展的基石,应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认清自身优势,培育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同时,需做好整体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打通上下游链条,将优势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优势。

  县域产业发展不能孤立进行,应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区域规划,推动县域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作共赢。此外,应打破地域界限,推动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跨区域优化配置,汇聚各类优势资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产业兴旺则县域繁荣,县域繁荣则百姓富裕。从各地县域发展的成功案例来看,有的抓住区位优势、有的培育特色农业、有的发展文化旅游、有的承接产业转移,路径虽不同,但方向一致。只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分工协作、集聚资源,定能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强县富民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