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AI导读:
全球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迭代,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连接点,车路云一体化成为推动其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和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趋势,试点城市加速推进建设,但业内呼吁更多层面的“一体化”。
当前,全球正处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的发展模式。作为推动智慧城市的关键一环,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连接和数据汇集点。而“车路云一体化”正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3月28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盛大开幕,深入研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等议题,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本届论坛的重点。在同期举办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详细解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底层架构,指出其由单车智能、车联网和云计算组成,形成“网边算”融合的完整体系。车联网通过5G/5G-A网络与V2X协同,实现车路实时数据交互。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补充道,智驾时代(特别是L2+及以上),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近程信息交互成为刚需。车路云一体化不仅能扩展单车感知范围,解决盲区问题,还可降低车载传感器成本。这种技术突破与场景价值的结合,正推动智能交通从依赖单车智能转向车路云协同,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用减少障碍。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试点城市加速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计分别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推动下,2024年7月,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被确定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这些城市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北京、武汉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为试点示范到合规化、规模化应用提供保障。同时,多个城市通过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形成完整产业链,以产业集群效应赋能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北京建立了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核心的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示范区感知覆盖区域总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湖北武汉也在全市系统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覆盖16个行政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业内呼吁,车路云一体化需要更多层面的“一体化”。尽管已有20个城市开展试点,但存在建设标准不统一、项目规模效应不足等问题。邬贺铨建议国家层面建立全国统一的V2X运营商,统筹制定车联网建设标准。从产业融合发展角度看,也需统筹无人机、无人车等基础设施规划,统一数据接口标准。
武汉已明确武汉车网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市统一的车路云一体化运营主体,形成了“国资控股主导、省市区三级共建”的公司治理结构。十堰也在争取区域联动,与科技部等部门沟通,协调省内资源,与武汉在标准、平台等方面链接。
在地方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建设与区域协作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加速完善底层数据支撑与安全保障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吴旭彦表示,将构建基于城市环境的数据底座,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提供支撑,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