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发布《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未来北京在卫星互联网、全息通信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中关村泛联院发布系列创新成果,双频通感立体网络将赋能低空经济等场景,无人驾驶等领域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京召开。现场,《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发布,未来北京在卫星互联网、全息通信、元宇宙、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孵化更多新业务和新应用,打造未来社会新经济增长点。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合作伙伴发布系列创新成果,其中双频通感立体网络将为后续低空经济相关发展和测试验证提供优质网络环境,赋能低空安防、低空物流、低空巡检等场景。

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成新经济增长潜力股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副处长冯伟在论坛上发布了《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包括“6G愿景及关键技术”“全球6G发展态势”等多个章节,展示了北京在6G领域的突破和规划。

北京连续多年科研指数蝉联全球榜首,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级平台。在空间布局上,北京初步形成南北协同产业布局。此外,北京也具备完整的6G产业链条。

政策上,北京印发首个省市级6G规划;资源上,加大央地协同,建设中关村泛联院;平台建设上,推动打造业界领先的6G端到端开放试验平台;生态培育上,推动组建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开放实验室。

在“北京6G发展机遇”方面,技术层面,北京有望在6G基础上和标准制定中率先实现突破;产业方面,将形成北京6G跨领域通信产业集群;生态层面,北京将打造6G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圈;应用层面,北京在多个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孵化更多新业务。

重大研发成果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刘光毅介绍了系列创新成果中的三项重大研发成果,包括全球首个无线环境知识库和信道大模型、6G天地一体高性能核心芯片、双频通感立体网络。

数字孪生信道以数字化形式反映原始信道状态,为通信系统设计提供智能化决策。无线环境知识库解决复杂场景下6G智能传输预测难题。6G天地一体高性能核心芯片提升用户体验,可应用于恶劣环境。双频通感立体网络是全国首个4.9G低空通感一体专网,赋能低空经济多个场景。

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杨骅表示,6G将推动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演进,为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提供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支撑。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记者卢扬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