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探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特设“人工智能主题日”,聚焦人才培养生态的优化路径。嘉宾们剖析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前沿,为行业发展提供洞见。论坛旨在推动AI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为我国AI科技发展注入动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如何适应并引领未来?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特设“人工智能主题日”,“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在中关村这一创新高地举行,聚焦人才培养生态的优化路径。嘉宾们从不同维度剖析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前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洞见。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等联合主办,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旨在推动AI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为我国AI科技发展注入动力。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表示,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应是能创立和领导国际顶尖AI企业或机构的复合型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在多个方面需改进,以适应AI时代的需求。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邵斌提出,面对“技术爆炸”与“颠覆式产业应用匮乏”的失衡,需构建人才、技术、数据、资本、生态五要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探索人工智能颠覆式产业应用的突破路径。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分享了学校在AI教学中的应用,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人机协同的新教学模式。
十一学校人工智能课程负责人郑子杰指出,AI对教育行业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AI工具,了解其底层逻辑。
为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现场成立了北京市少年人工智能学院,并启动了“智星行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创新资源、创业环境和生活保障,推动AI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AI领军人才培育、多元生态建设、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启示,书写了产学研创投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未来,各方将加强合作,推动AI领域蓬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商报记者孔文燮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