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医疗资源“双循环”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与国际医疗集团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医疗技术走向世界,为上海建设国际医疗旅游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公立医疗机构与国际医疗机构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医疗技术走向世界,这是上海在国际医疗创新发展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医疗资源“双循环”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与国际医疗集团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为上海打造国际医疗旅游中心城市增添强大动力。

  依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通道:一方面,面向本土医疗升级,引入莱佛士医疗的国际标准服务体系,加强全流程人文关怀、跨文化服务及多语言沟通培训;另一方面,面向国际医疗市场,借助莱佛士医疗的跨境网络,推广仁济医院的优势专科技术,搭建中国医疗技术国际推广平台。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指出,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的合作,满足多元化、国际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为上海加速建设国际医疗旅游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上海模式融合新加坡经验

  为深化医疗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医疗、保险、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医学中心城市,上海于今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医疗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服务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激发服务主体活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部署。

  2025年2月的上海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医疗卫生领域开放,有序推进外商独资医院政策在上海落地,加速国际医疗旅游发展,打造一系列国际医疗旅游产品。

  早在2020年,上海就在社会办医疗机构中选取了10家试点机构和10家种子培育机构,开展国际医疗旅游试点。2023年,上海又在13家市级公立医院启动了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工作。

  仁济医院,创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的首家西医医院,也是上海市首批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表示,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上海模式+新加坡经验”国际医疗合作典范。

  近年来,仁济医院年接待外籍患者近2万人次,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仁济医院跨境医疗平台正式成立,与马来西亚、蒙古国、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吸引更多海外患者来沪接受手术和治疗。

  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仁济医院的临床实力与莱佛士医疗的全球运营经验,通过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的新模式,解决跨国医疗合作中的标准统一和服务提升难题。

  双方还希望探索出一个可复制的合作模式,在充分发挥公立三甲医院临床优势的同时,借助市场力量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中国医疗走向世界提供实践经验和坚实基础。

加速国际医疗旅游集聚

  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的医疗网络遍布新加坡、中国、日本、越南和柬埔寨5个国家的15个国际城市,与全球近6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直付合作关系。

  莱佛士医疗集团董事长吕俊暘表示,上海莱佛士医院的患者中,75%为中国患者,25%为外籍患者。此次合作旨在提升本地患者就诊体验的同时,展示中国医疗的硬实力及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标准。

  吕俊暘指出,将结合仁济医院和莱佛士医疗集团的学科、医疗技术、跨境网络等优势,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医疗需求,推动跨国医疗合作和国际医疗旅游在上海落地生根。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率先推出两大惠民举措:在上海莱佛士医院设立“仁济互联网医院国际云诊室”,实现实时远程会诊;双方团队将在莱佛士医院不定期开展活动,涵盖仁济医院的优势学科,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国际化诊疗服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