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新规:预包装食品禁用“零添加”宣传语
AI导读: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安全新规,预包装食品不得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新规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新规针对近年来部分企业“零添加”的营销乱象,旨在引导消费者科学认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其中,预包装食品新规规定不得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新规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企业有两年的缓冲期。
新规针对的是近年来部分企业“零添加”的营销现象。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发现,调味品、乳制品和零食等行业是“零添加”的重点营销阵地,但不少企业宣称“零添加”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如豪士、味全等产品标注“零蔗糖”但配料表显示有其他糖分,金龙鱼、千禾等众多企业宣称“零添加”,对应的成分却未在包装显著标明。
海天味业、金龙鱼、良品铺子、叮咚买菜等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积极按照新的国标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近期,“千禾0”商标引起热议,同时,高端酸奶品牌卡士的007系列酸奶也遭受质疑。其包装上标注大字号“0”,旁边是小字号“TM”,另一款007无蔗糖酸奶包装有大字号数字“0”,还附有“蔗糖”二字,两款包装被质疑容易造成消费者误解。
具体来看,此次发布的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订单包括《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两项食品标签标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词汇。
新规强化了定量表示要求,目的是引导正确消费认知。例如,某款宣称“不添加蔗糖”的果汁饮料,实际上可能含有果糖、葡萄糖浆等,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产品不含糖。
南都湾财社记者走访发现,调味品、乳制品、零食等行业均有产品使用“零添加”类似的宣传用语,众多产品包装显著标识“0添加”,但所指的零添加成分不一样,且有的品牌尽管宣称零蔗糖含量,配料表却含有其他糖分。
例如,豪士旗下的一款吐司面包,标注“0反式脂肪酸,0蔗糖,0色素”,配料表却显示含有麦芽糖浆。味全的一款乳酸菌饮料,标注“0蔗糖”,配料表却显示含有食用葡萄糖。金龙鱼的一款芝麻香油,包装正面显著标明“0添加”,但在包装背后小字才指出未添加抗氧化剂TBHQ。
一些品牌会直接在包装正面的“零添加”宣传用语旁标注对应的成分,如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品牌鸡精调味料标注“0反式脂肪,0防腐剂”;松鲜鲜的松茸调味料标注“0添加,不含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乳制品领域,众多品牌喜欢宣传“0蔗糖”“0脂肪”等,如奈雪的茶旗下茶饮料标注“低糖,0脂肪”,君乐宝简醇、蒙牛、卡士的酸奶标注“0添加蔗糖”。伊利旗下畅轻的乳酸菌饮料标注“0添加”,但包装侧面注明“0添加为不添加明胶/合成色素/甜味剂”。
在线上渠道,输入“零添加”,就会弹出“零添加酸奶”“零添加酱油”等一系列选项。众多知名零食企业以“零添加”作为宣传卖点,但部分品牌未直接在产品名称中指出无添加的成分。
此次新国标修订被热议的另一原因是,千禾味业被质疑通过注册商标“千禾0”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产品为零添加产品。卡士一款007系列酸奶也被质疑擦边宣传,其包装印有大字号的“0”,有的款式右下角还有“TM”标志,有的则标注“蔗糖”字样。
海天味业、益海嘉里等多家企业回应称,支持新规出台,认为新规有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有企业表示,新规将推动行业从“标签营销”回归“品质竞争”。
专家表示,大部分食品难以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且添加剂规范使用能保证食品安全性,没必要过度宣传。新规有助于消费者回归科学理性认知,也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