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
AI导读:
2024年中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外债规模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总体风险可控。展望2025年,美欧降息周期有望降低外币融资成本,中国外债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28日表示,2024年中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得到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与2023年末相比下降了277亿美元,降幅达到1.1%。
李斌指出,从币种结构来看,本币外债占比达到50%,较2023年末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从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外债占比为4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
他进一步解释,外债规模下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中国外债规模在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在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基本稳定。
李斌还强调,中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末,中国的外债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以及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且这些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李斌预计2025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总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稳中趋降。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以及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实施,中国将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外债规模在2024年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也保持稳定。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和外汇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2025年外币融资成本的降低,中国外债规模有望进一步保持稳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