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软体机械手、AI与3D视觉技术加持下,机器人应用潜力巨大。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了众多机器人最新成果,人形机器人已在商业场景中加速落地。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构建人形机器人发展集聚区,引领科技创新潮流。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宋宇晟)如果你认为机器人只能走路、跳舞、转手绢、前空翻,那可就太小看它们了。如今,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

  比如,软体机械手可以轻松抓取任何形状的物体,甚至完成叠衣服、挂衣服这样的“精细活”。在AI与3D视觉技术的加持下,机器人已能够完成从钢板切割下料到焊接等多个工程机械金属板材加工工艺,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27日在北京开幕,现场展示了众多机器人产品的最新成果。记者了解到,人形机器人发展迅猛,已经步入运动时代,并在商业场景中加速落地。这些机器人能够在零售商超中24小时值守,从货架抓取商品;还能在新能源汽车工厂里搬运重物,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的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表示,人形机器人并非仅限于运动功能,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同时,软体机器人(SRT)凭借其柔性夹爪与AI技术的结合,已应用于食品生鲜、3C电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异形、易损物品的精准抓取搬运。

  此外,梅卡曼德机器人已在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广泛应用,通过通用AI和3D视觉技术,实现了工件的精准安装。这家由清华团队创办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投入生产线的机器人数量超过1.5万台,跨行业、多场景落地成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被列为未来产业十大赛道之一,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表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当前处于发展上升期,依赖于技术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基础。目前,中国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构建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集聚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加速演进,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线,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引领科技创新潮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