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引关注
AI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增程技术的创新需兼顾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中国以纯电动、插混及增程技术为主导,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许敏通过成本分析展示了降低增程器功率和电池容量的优势,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增程器技术上的创新成果。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指出,增程技术的创新需兼顾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寻求颠覆性创新,同时在成本控制上实现领先。
从全球市场观察,2022至2024年间,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均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各有侧重。中国以纯电动、插混及增程技术为主导;日本侧重HEV混合动力;欧洲市场相对均衡;美国则仍侧重纯内燃机。在中国市场,近两年内,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最初纯电动增长迅猛,随后插电混动崛起,现阶段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吸引各大车企竞相布局。
当前,增程式电动车在中国市场主要集中于大中型豪华车领域,如理想、问界等品牌,这些车型提供纯电体验、强劲动力及高品质舒适性。然而,在10万元-15万元的A级车市场,增程式技术应用较少,主要受成本敏感性影响。
在国际市场,雪佛兰Volt、宝马i3和日产e-POWER等车型采用小电池与小发动机组合,而中国增程式车型普遍配备大容量电池。这引发了关于大电池和大增程器是否为真实客户需求的思考。
许敏通过成本分析,展示了降低增程器功率和电池容量的潜在优势。例如,将特斯拉66度电池方案改为“40度电配10kW增程器”,成本可降低约11000元。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保持高效油电转化。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