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晚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后,国内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日租金逼近万元。人形机器人动作灵活、聪明高效,已广泛应用于职场。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将成为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身着大红棉袄、扭秧歌转手绢的机器人惊艳亮相,迅速成为“科技顶流”。

短短一个月后,国内“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爆异常,社交平台显示日租金逼近万元。部分租赁商家称订单爆满,更有商家仅凭一台机器人租赁业务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

提供人形机器人租赁服务的商家电商平台截图

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功能强大,几乎能以假乱真。

宇树科技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1,能完成跃起、侧身等高难度动作;智元机器人发布的灵犀X2,更是能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

人形机器人不仅动作灵活,还更加聪明。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慧思开物”,集成了高阶认知功能,能增强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效率。

当ChatGPT还在和人类对话、自动驾驶还在测试时,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悄然走进职场,开始改变人类的工作习惯。

它们不会抱怨、不会摸鱼,甚至不会在周一早晨迟到。它们的存在,正让职场规则悄然改变,效率至上,人情靠边。

人形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巡逻、社区活动表演、商场揽客、展会迎宾等领域。

随着软硬件版本的迭代,机器人外出“打工”一般还需操作师陪同,因此机器人操作师也较为紧缺。

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或将成为机器人量产元年,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人形机器人造价大幅降低,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将迎来爆发期。

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企业已实现机器人核心模块的自主生产,并加速“出海”进程。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信通院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约在20至50亿元。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机器人是否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机会?

对此,专家表示,机器人会取代部分工作,但人类在创造力、情感等领域的优势不可替代。未来人机协作才是趋势。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开始改变职场,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变革。我们应积极应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科幻走向现实。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