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醉周:麻醉科联合多学科开展一站式术前评估,应对老龄化挑战
AI导读:
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为中国麻醉周。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危重患者增多,术前评估变得更为复杂。麻醉科需联合多学科开展一站式术前评估,确保患者安全,优化全身功能,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
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为中国麻醉周。麻醉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手术室内,更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专家指出,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危重患者数量的增多,术前评估的复杂性也随之提升,麻醉科需联合多学科,共同开展一站式术前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等主办的2025年中国麻醉周学术活动期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俞卫锋教授强调,“麻醉的价值,远超过手术本身。它不仅是手术安全的保障,更深远地影响着术后康复、疼痛管理,乃至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当前,麻醉学科的转型重点正从手术室内拓展至手术室外,致力于保障患者从术前到术后,乃至康复期的全方位安全。
麻醉安全评估作为手术安全的首要环节,面临老龄化加剧和危重患者增多的挑战,术前评估的复杂性日益凸显。老年患者常伴随多种内科疾病、身体衰弱、认知障碍等问题,这对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康复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候任主委王天龙教授建议,麻醉科应与其他学科紧密合作,开展一站式术前评估,优化患者全身功能,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这一趋势不仅是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关键举措。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缪长虹教授认为,麻醉科需增强医疗风险防控能力,特别是在疑难病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方面,这不仅能支持外科医生进行高难度手术,还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同时,麻醉科还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对药品和耗材的依赖,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和技术含量。
本文来源:新京报,记者张秀兰,校对吴兴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