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审议通过口岸开放布局意见,旨在拓宽跨境电商覆盖面,加速口岸现代化建设,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外贸发展。

  原标题: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聚焦跨境电商、口岸开放,我国稳外贸再加力

  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口岸开放布局的若干意见》。此举旨在进一步拓宽跨境电商覆盖面,并加速口岸现代化建设。

  会议强调,将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以打造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沿海、边境、航空、内河口岸体系,重点建设枢纽和区域节点口岸。

  跨境电商在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外贸的中坚力量,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等优势在复杂环境中尤为突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综合试验区数量已达165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指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制度创新、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方面成效显著,为外贸质升量稳提供了强大动力。会议对新一轮扩围工作的部署,体现了政府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重视,有助于行业信心树立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还强调,将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升级,通过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利用稳外贸政策,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树立品牌。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贸易限制措施增加的挑战,我国将继续优化口岸布局,提升通关效率,完善金融服务,为跨境电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口岸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其布局优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关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庄芮认为,优化口岸开放布局是我国新时期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口岸智能化、便利化、高效化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外贸韧性,还能带动国内贸易需求,促进区域资源要素流动配置。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