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行业助力设备更新,5万亿市场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金融租赁行业在设备更新领域探索新趋势,武汉经信局联合金融租赁公司设立50亿元资金池,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中小企业成为主要服务对象,行业面临避免同质化竞争挑战,5万亿元设备更新市场空间巨大。
本报记者石健北京报道
进入2025年,金融租赁行业在设备更新领域的探索正呈现新趋势。《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不仅金融租赁公司主动对接设备更新业务,地方政府也通过搭建平台积极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武汉经信局”)近期发布的《武汉推出工业技改金融租赁“资金池+白名单”》文件备受瞩目。文件显示,武汉经信局联合某金融租赁公司设立50亿元的“武汉工业技改金融租赁资金池”,专项支持武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融资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既能助力企业了解金融租赁模式,又能加速企业设备更新落地。”武汉经信局工业投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随着5万亿元设备更新市场开放,金融租赁行业迎来新机遇,但需避免热门赛道“内卷”,重蹈业务同质化覆辙。
聚焦中小企业
目前,“白名单”尚在拟定中,但已有不少企业前来咨询。武汉经信局工业投资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白名单”企业将享受标准价格外50bp优惠或1万元减息券。此外,还将免费为“白名单”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提供设备选型、工艺适配、改造路径等建议方案,并给予专项购机补贴。
一家武汉工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期待更多类似政策出台。“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企业不了解设备更新如何落地。相关部门指导将帮助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售后回租业务可补充制造业企业购买设备或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
对于50亿元资金来源,武汉经信局工业投资处负责人透露,资金由金融租赁公司提供,并将做出让利,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以旧换新业务。
随着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变革,细分制造领域迭代需求快速增长。例如,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对激光加工的要求不断提升。一家山东激光加工公司负责人表示:“技术更新需围绕产业变革开展,设备更新改造至关重要。”
面对客户对高端化、数智化及绿色化新设备需求的大幅增加,资金压力成为首要难题。该公司最终选择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实现设备更新。
民生金融租赁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李启源透露,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已与超过2100家A+以上设备供应商合作,服务中小微企业近1.4万户。
政府搭台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负责人认为,设备更新推动技术创新不仅是大型企业的责任,全产业链应共同推进。随着更多地方政府行动,金融租赁“融资+融物”模式将被更多企业了解并接受。
观望情绪犹存
机构测算显示,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超5万亿元,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因此,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巨大。
政策方面,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围绕设备更新,因地制宜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融资租赁方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2025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27条措施,旨在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金融租赁行业渗透率决定了两者间合作紧密度。我国生产设备投资领域租赁渗透率仅为6.5%,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满足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需求,是金融租赁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
金融租赁行业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成为热议话题。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热门赛道需避免“内卷”,深化设备融资风控创新,加强租赁物适格性管理,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
一家资产规模中后的金融租赁公司业务人员表示:“设备更新领域市场足够大,关键在于选好产业。”
湖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公司依托医疗健康板块,以金融助力医疗产业升级。已在武汉区域投放1亿元,采购先进医疗设备1300台。
业内人士建议将融资租赁产品纳入再贷款和国家财政贴息支持范畴,对优质改造升级租赁项目实施补贴,加速设备租赁发展。
一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研究发行“两新”主题公司债,以更大力度支持设备更新业务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