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旨在加强风控体系建设,提升证券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新规范强调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构建全方位管理框架,并强化系统支撑和数据质量。

  中国证券业协会3月28日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这两份文件旨在加强风控体系建设、完善场外衍生品监控机制,并明确组织架构的相关职责,以全面提升证券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该规范最初于2014年2月发布,并在2016年12月进行了修订。随着证券行业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行业的风险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规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新规范强调了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并增加了规则的前瞻性引导和预防性规范功能。其中包括构建证券公司的“穿透式+全景式”风控体系,深化子公司风险管理的垂直一体化管控模式,并建立跨境业务和场外衍生品等重点领域的穿透式监控机制,以有效识别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此外,新规范还细化了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的管理流程,提升了专项和复杂领域的风险管控能力;强化了风险偏好及指标体系的管理要求;明确了监事会对发生重大风险事件负有主要责任或领导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罢免建议权;以及由首席风险官组织开展公司风险管理相关考核评价工作等。

  对于新业务和新产品的管理要求,新规范也进行了细化,要求证券公司在开展新业务、新产品时,必须将其纳入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管理流程中,并及时上线与业务活动复杂程度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系统或相关功能。

  与此同时,针对证券行业市场风险管理缺乏统一、全面且兼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规范问题,此次发布的《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构建了全面有效、动态适配、操作性强的市场风险管理规则体系,旨在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该指引涵盖了构建全方位管理框架、建立权责分明的组织架构及动态评估机制;规范管理环节,包括识别、评估、监测、应对、报告等市场风险管理全流程;建立多层级限额架构,覆盖公司整体和业务单位,综合考量多维因素,及时响应市场变化;以及强化系统支撑,严控数据质量,保障风控实效。

  未来,中证协将把全面风险管理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业务全覆盖、数据全穿透、责任全链条”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与数据治理,推动行业机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文化生态,让全面风险管理真正成为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