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提升资本市场透明度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施行。新办法明确了信息披露要求,加强了对“外包”行为的监管,优化了重大事项披露时点,旨在提升资本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新信披办法”),并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明确了上市公司行业经营信息披露要求,以及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的相关规定,并加强了对信息披露“外包”行为的监管,优化了重大事项披露时点。
证监会强调,新信披办法的实施对规范信息披露行为、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及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市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监管实践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本次修订旨在完善相关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新信披办法充分吸纳了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实践经验,包括:
一是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未盈利的上市公司,详细披露未盈利原因及其影响。
二是明确行业经营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需结合行业特点,充分披露业务相关的行业信息和经营性信息,助力投资者合理决策。
三是规范非交易时段信息发布,允许上市公司在必要时在非交易时段发布重大信息,但需在下一交易时段前发布相关公告。
四是确立暂缓、豁免披露制度,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证监会规定。
五是要求上市公司按证券交易所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此外,新信披办法还增加对信息披露“外包”行为的监管,优化重大事项披露时点,并扩大履行披露义务的公开承诺主体范围。为防止保密风险,上市公司不得随意委托其他机构代为编制或审阅信息披露文件,且披露时点有所调整。
同时,新信披办法还调整了监事会、监事信息披露相关规定,明确了审计委员会对定期报告编制的监督方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