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新图像功能引爆全网,吉卜力风格插图成焦点
AI导读:
ChatGPT新图像生成功能上线三天即引爆全网,吉卜力风格插图成海外社交媒体热点。吉卜力工作室和粉丝对此趋势表示担忧,引发版权问题争议。AI版权纠纷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训练数据是否算“合理使用”成为核心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北京报道
ChatGPT新图像生成功能上线三天即引爆全网,同时,吉卜力风格的插图也火爆海外。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OpenAI发布GPT-4o多模态生图功能,以前仅能生成文本,现在则可“一句话”生成图像,包括产品设计、海报修改、插图绘制等。但最火的玩法并非商业设计,而是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插图。
吉卜力指成立于1985年的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曾制作《千与千寻》、《龙猫》等知名动画电影。其创始人宫崎骏在2014年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动画导演。GPT-4o更新后,#吉卜力#迅速在海外社交媒体X上刷屏,相关帖子暴涨至60多万条。网友争相用AI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插图,马斯克、特朗普等名人均被“吉卜力化”。连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换上GPT-4o生成的吉卜力风头像,并感叹自己因吉卜力爆红。


(上图:GPT-4o生成的“吉卜力风”表情包;下图:Sam Altman提到“吉卜力风”的爆红)
然而,吉卜力工作室和粉丝对此趋势未必乐见。宫崎骏以手绘著称,他曾在2016年纪录片中看到人工智能动画演示时,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我非常厌恶。如果你想做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那你可以去做。但我绝不会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我的工作中。”目前,吉卜力工作室北美代表拒绝置评,但已引发大众对版权问题的担忧。
从法律角度看,风格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表示,风格作为抽象绘画方法,不属于作品范畴。但若AI生成的作品涉及具体构图、线条、色彩等关键元素,则可能引发侵权争议。例如,AI可生成“龙猫风格”插画,但若直接生成“龙猫”形象,则可能构成侵权。
国内已有类似判例。2024年12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定一家AI网站生成的奥特曼形象与原作高度相似,构成“实质性相似”,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改编权。目前,国内多数AI平台通过关键词过滤,避免生成受版权保护的IP形象,如奥特曼。
OpenAI是否在训练时使用大量吉卜力作品,从而生成如此逼真的“吉卜力风”插图?OpenAI未正面回应,但表示GPT-4o图像训练数据来源包括“公开数据”和“与Shutterstock等图片库合作的专有素材”。夏海龙提醒,若OpenAI在训练时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吉卜力动画作品,则可能侵犯版权方复制权。
出于侵权风险担忧,ChatGPT已开始限制部分输出。有用户反映,请求生成吉卜力风格插图时,GPT-4o会回复:“出于当地内容政策限制,我无法生成类似图片。”Sam Altman则在个人账号表示,因太火爆导致“GPU不够用”,故开始限制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但未说明具体限制次数和时间。

(ChatGPT拒绝生成吉卜力风格插图/图源:X)
AI版权纠纷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训练数据是否算“合理使用”一直是核心争议。2023年,《纽约时报》起诉OpenAI,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新闻报道训练AI;在AI生图领域,艺术家Sarah Andersen等起诉Stability AI、Midjourney和DeviantArt,称这些公司未获同意抓取50亿张艺术作品训练AI,侵犯著作权。这些诉讼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合理使用”的法律空白仍未填补。
3月26日,美国法院最新判决一起AI侵权案。几大音乐集团指控Anthropic未经授权使用至少500首歌曲歌词训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laude,侵犯版权。法院认为,音乐版权集团未能证明Anthropic使用歌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故拒绝颁布禁令请求,音乐版权集团败诉。该案法官指出,训练AI使用的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仍是未解决的法律问题。该判决或将成为未来AI版权诉讼的风向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