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普惠养老与提振消费碰撞火花,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然而,养老服务市场面临结构性矛盾,需求不稳定和商业模式之问成为关键。政府加大投入,机构探索创新,共同破解盈利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当普惠养老遇上提振消费,两者碰撞出火花,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办、国办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价格机制。

养老服务既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提振消费的潜力领域。然而,现实中养老服务市场面临结构性矛盾,家庭养老需求强烈,但养老服务企业盈利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策层面不断出台新措施。需求不稳定和商业模式之问成为普惠养老市场振兴的关键。一方面,高端养老社区费用高昂,大多数普通老人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稳定,导致机构难以搭建商业模型。

政府购买服务成为解决之道之一。近年来,财政部加大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此外,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正在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如小棉袄爱老通过打通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提供一站式服务。

然而,普惠养老的核心难点在于如何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服务。乐龄社区养老通过提供失能老人全天托管服务,实现了盈亏平衡,并希望打造大社区,打通社区居家养老微循环。即刻到家则通过发展农文商旅产业反哺养老,复用人力资源,丰富养老服务品类。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服务供给提质扩面。只有当养老服务机构遍布城乡,中国的养老问题才真正有解决的可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