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公布,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AI导读:
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达24198亿美元,中长期与短期外债占比分别为44%和56%。外汇管理局指出,我国外债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预计2025年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
3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了2024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达到24198亿美元,这一数字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
从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外债余额占比44%,达到10631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则占56%,为13567亿美元,其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比36%。
按机构部门划分,广义政府外债余额占17%,为4069亿美元;中央银行外债余额占5%,为1092亿美元;银行外债余额占比最高,达到42%,为10214亿美元;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占36%,为8823亿美元。
债务工具方面,贷款余额占14%,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占17%,货币与存款余额占18%,债务证券余额占比最高,达到34%。此外,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占10%,其他债务负债余额占5%。
币种结构上,本币外债余额与外币外债余额各占50%,分别为12122亿美元和12076亿美元。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比最高,达到80%,欧元债务占8%,日元债务占5%,港币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外汇局指出,2024年末我国外债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具体来说,外债负债率为12.8%,债务率为63.8%,偿债率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2024年我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他预计,展望2025年,受美欧降息周期、我国高质量发展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外汇管理局、全口径外债数据、外债风险、国际公认安全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