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再升级,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深入治理违法违规行为
AI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持续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工作,2025年将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公安部网安局3月28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标准规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个人信息处理者合规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5年,中央网信办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手,针对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展开深入治理,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提升满意度和获得感。相关部门将围绕以下重点开展专项行动:
在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领域,将重点治理未提供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调用非必要权限、未提供投诉渠道等问题。
针对SDK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将治理未提供规则、未按照规则处理个人信息、调用非必要权限等问题。
智能终端方面,将聚焦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穿戴和家居产品,治理未提供规则、高频次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等问题。
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信息方面,将治理未履行告知同意义务、未设置提示标识、未采取保护措施等问题。
线下消费场景将重点治理强制关注公众号、强制注册会员、强制收集非必要信息等问题。
针对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将治理网络借贷、求职招聘等领域的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
据介绍,有关部门将有序推进专项行动,集中治理典型问题,对拒不整改者依法从严处理,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