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统计公报显示,成渝地区成为人口流向新热门。成都常住人口逼近北京,位居全国第四。川渝地区在人口负增长背景下,仍保持着对外地人口的强劲吸纳能力,成为人口流入新高地。

  各地2024年统计公报陆续发布,城市人口数据也相继出炉。在人口负增长和城市“抢人”大战的背景下,哪些城市人口在继续扩张,人口又在流向哪些方向?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成渝地区已经成为人口流向新的热门目的地。

  成都挑战人口第三城?

  3月28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1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3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8%,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年末户籍人口162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3万人,人口吸引力持续增强。

  此前,重庆、上海和北京也发布了2024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重庆、上海、北京常住人口分别为3190.47万、2480.26万和2183.2万。成都人口规模已位居全国第四,与北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至2024年间,成都与北京的人口数量差距从95.5万人缩小到35.8万人,成都人口增长势头强劲。这既与北京主动调控人口增长有关,也与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密不可分。

  成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在于其作为省会对省内城市的虹吸效应显著。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公共服务,成都在四川省内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吸引大量川内人口流入就业或居住。

  同时,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及新一线城市,成都产业快速发展,宜居宜业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活力不断迸发,对外省人口尤其是西部人口形成强大吸引力。

  川渝成为人口流入新高地

  3月26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90.47万人,尽管自然增长率负增长,但人口净流入8.24万人,显示出强劲的人口吸引力。

  实际上,四川2024年的常住人口也在减少,但川渝地区整体仍保持着对外地人口的吸纳能力。2024年,川渝两地净流入近30万人,这一规模与东部沿海省份相当。

  在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川渝地区人口规模持续回升,净流入规模保持增长。这表明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下,川渝地区已成为人口流入的新高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