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探讨AI+视听新趋势。AI技术驱动行业多元共生,助力创作门槛降低,同时带来新风险。行业加强协同合作,完善发展生态,推动可持续发展。

“AI+视听”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内容创作方式。作为我国网络视听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3月27日至29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盛大举行,吸引了近4500家机构参与,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新趋势。

“AI+”引领行业多元共生

在“AI+”的推动下,网络视听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型,迈向多元共生的新阶段。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行业在技术迭代、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直播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91亿,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的地位。

AI、虚拟制作、5G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为网络视听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表示,2024年腾讯视频已有3个项目成功应用虚拟制作,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艺术表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未来,科技与内容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可能性。

以体育产业为例,在“AI+”的推动下,体育产业正经历一场智能革命。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技术管理部总经理李琳在“视听+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AI+体育”能够打造高清、沉浸、交互的全新体育赛事空间,给观众带来更丰富、多元的视听体验。

AI助力创作门槛降低

随着网络视听行业向“数字生活基座”的跃迁,全民创作时代已经到来。通过AI国风视频彩铃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制作国风视频彩铃,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清华大学教授邢春晓在“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上指出,随着开源AI工具和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普及,全民创作门槛在不断降低。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网民使用AI制作图片视频,短视频创作者账号规模已达16.2亿,每日全国上线短视频数量突破1.3亿条。

快手展示的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可灵AI,具备从图像生成到视频生成的全流程能力,助力中小商家以低门槛方式制作视频素材。

此外,1905电影网将组织“AI视界新声”等活动进校园,为青年学子提供学习前沿技术的机会;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将联合国内超千所高校,启动“AI智创彩铃专项计划”,提升高校学生运用AI的能力。

协同应对“AI+视听”新风险

AI深度融入内容创作、审核、分发的全流程,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传播、版权归属模糊等新风险。行业正在加强协同合作,完善发展生态。

李琳在“AI智媒创新发展论坛”上建议,各方应协同合作,在标准共建、内容生态优化等领域深化探索,共同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近日,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在AI赋能下,网络直播迎来蓬勃发展,行业生态也面临优化升级。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表示,智能推荐算法应根植于文化价值观,虚拟场景构建应守住文化安全的底线,数字和技术的运用应建立伦理规范。

网络主播综合评价项目的正式启动,将围绕网络主播的职业信用、公共信用、直播合规等维度构成综合性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更规范、更专业。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