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涵盖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企业面临低碳转型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同时也需应对碳配额管理等多方面压力。企业应积极适应碳市场规则,提升碳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双碳要闻

  A、政策速递

  1.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公开征集

  3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征集函,旨在指导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等。方法学建议需清晰、可操作,确保减排量真实准确。此举将常态化开展,结合我国需求,择优发布。

  零碳解读:方法学建议需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额外性论证要求明确。

  2. 中法发布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在《巴黎协定》十周年之际,中法发布联合声明,承诺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方案。双方重申,在最佳科学基础上,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零碳解读:中法强调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展现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

  3. 自然资源部开展新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新一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要求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等,满足评价指标要求。

  零碳解读:对现有国家级绿色矿山进行复核,低于80分且未整改的将移出名录。禁止第三方评估机构收费。

  B、行业资讯

  4. 刘振民:全球能源转型不可逆转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全球能源转型将持续推进,20-30年内实现全球碳中和。

  零碳解读:全球能源转型需技术、政策、市场合力推动,中国取得显著进展。

  5. 国家能源局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可靠性指标

  国家能源局召开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发布2024年度指标,部署2025年任务。新型能源体系对电力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零碳解读: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体系,保障安全可靠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6. 国家能源局严查新能源等入网执行情况

  国家能源局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监管,重点监管新能源、储能等主体配套送出工程等。监管范围涉及19个省(区、市)。

  零碳解读:监管旨在确保新能源等主体入网执行合规,促进健康发展。

  7. 全国风光装机已超越火电

  截至2025年2月,全国风电+光伏装机达145604万千瓦,超越火电装机(144809万千瓦)。

  零碳解读:风光装机超越火电是能源转型重要里程碑,未来将继续推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

  8. 天合光能钙钛矿电池组件峰值功率突破800W

  天合光能宣布,其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叠层组件峰值功率达808W,成为全球首块突破800W的组件。

  零碳解读:这一成就标志着天合光能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9.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完工,进入调试阶段。

  零碳解读:项目完工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氢能开发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10. 《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印发

  山西省发改委等部门发布行动方案,利用工业副产氢优势,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零碳解读:方案实施将助力山西在氢能产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专题碳讨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企业如何应对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总量20%以上。扩围后,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

  此次扩围实现了从单一行业管控向多行业兼容市场等转变。生态环境部将分两个阶段推进,2024-2026年为启动实施阶段,2027年后为深化完善阶段。

  碳市场扩容将带来竞争格局变化,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碳市场为企业提供低碳转型政策引导;另一方面,企业需应对碳配额管理等多方面压力。

  企业应积极适应碳市场规则,提升碳管理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碳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参与碳交易。

  全国碳市场扩容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共同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