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通报,显示三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通报明确了深化医改方向,包括指导医院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等。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正逐渐显现,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仍需持续深入。

  28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显示,通过连续6年的引导,三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更加规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仍是重点。

  通报明确了三级公立医院深化医改的方向:国家卫健委将在指导医院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的同时,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岗位薪酬更加合理。

  国采中标药品使用比例近九成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自2019年启动,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等维度评估医院。2023年度,全国共216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绩效监测。根据通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收支结构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高值耗材在公立三级医院收入中占比降幅显著。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

  根据最新版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合理用药有六个下属指标,包括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等。近年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集采药品的积极性提高。

  通报显示,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均有所提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接近九成。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指导医院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药品。

  近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比维持在1:1.5左右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公益性”为导向。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占比逐步提高,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通报,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稳步增长,麻醉、儿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级公立医院注册护士队伍持续壮大,医护比保持稳定。

  然而,通报认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医院内部管理理念与科学化治理能力有待加强。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重视不够,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根据通报,近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比维持在1:1.5左右。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分析称,优化医护比的重点在于继续填补护士缺口。

  为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础,国家卫健委将继续深入开展三方面工作: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