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赛迪研究院在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了《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强调人工智能为核心赛道,并预测了清洁氢等领域的广阔市场前景。

【导读】赛迪研究院:通用人工智能等将成为2025年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在国内外加速布局未来产业的背景下,3月28日上午,赛迪研究院在2025中关村论坛之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了《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

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强调,2025年未来产业的十大核心赛道包括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等。这些领域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为核心赛道

根据赛迪研究院的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都在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赛道,量子科技也受到三个国家的重点关注。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的重点布局。

麦肯预测显示,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25.6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全球GDP的8%。同时,GVR预计,2023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1%。

在北京,人工智能赛道尤为突出,拥有超过120家大模型相关创新主体,居全国首位。北京正积极推动大模型前沿研究及应用,力争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算力芯片作为提升人工智能效率和灵活性的关键,市场正快速增长。据预测,2024年至2029年,全球AI芯片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0.4%。

清洁氢市场前景广阔

在商业航天领域,SpaceX、长光卫星、银河航天等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北京正致力于成为商业航天的创新高地。

新型储能赛道方面,全球范围内锂离子电池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91.3GW,同比增长近两倍。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

在清洁氢领域,预计到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将占据全球清洁氢生产的80%市场份额。中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氢的电解槽装机容量方面,将占全球近七成的份额,市场潜力巨大。

元宇宙作为新兴领域,美国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占据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