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上岗,智慧养老注入新活力
AI导读:
养老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腾讯“小五”等新一代机器人融合多项自研技术,解决养老场景痛点。智慧养老行业受政策大力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养老机器人仍面临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
能按摩、推轮椅,会健康检测、对话陪伴……今年以来,养老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也为智慧养老注入新活力。从企业的创新研发,到养老机构和长者家庭的选择、应用,科技的温度正在重新定义“老有所依”。
近期,记者在腾讯探访到一款居家服务机器人“小五”。作为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最新一代产品,“小五”融合了多项自研技术,如四腿轮足复合设计、大面积触觉皮肤、多指灵巧手和安全人机物理交互等,在智慧养老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养老机器人“上岗”
在真实人居环境中,“小五”能完成行走、搬运物体等任务,还能帮助老人取快递、抱老人起床。据悉,“小五”旨在解决众多养老场景的实际痛点。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指出,研发养老型协作机器人是前沿技术探索,需要不受短期商业逻辑限制的创新定力和攻克技术难题的使命感,以在国际领域与领先企业竞争。具身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发展智能居家服务机器人将是造福全人类的科技方向。
张正友带领的腾讯机器人团队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具身智能平台,已与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合作。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也表示,腾讯愿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

“小五”通过高频、低延迟的全局定位和建图(SLAM)系统感知环境,实现精准避障和安全交互。在平地上,“小五”可切换四轮或两轮模态运动,适应不同负载和环境空间。在不平整地形或楼梯等场景,“小五”也能顺利通行。
腾讯研发人员透露,新一代养老机器人将拥有更灵巧的双臂和智慧型大脑,持续迭代升级。
此外,更多养老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地“上岗”,如喂饭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和洗浴机器人等,满足失能老人进食、健康监测和洗浴等需求。相关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康复机器人、行走机器人等适老化科技产品。
然而,养老型协作机器人仍面临技术瓶颈,如人机交互自然性有待提升、对复杂环境适应性较低等。高端型养老机器人售价高昂,需通过量产和国产化降低成本。
银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受政策大力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据智研咨询发布,智慧养老产业链上游为智能养老技术与设备供应,中游为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下游为需求市场,如养老院、老年社区等。市场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布局智慧养老行业。
越疆科技董事长刘培超表示,“AI+协作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辅助、安全监护、情感陪伴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有效降低机器人使用成本,成为老人的家庭医生与生活助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