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并购基金规模扩大,生物医药成并购重点领域
AI导读:
北京市医保局局长透露将增设100亿元医药并购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正式成立。202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鼓励并购重组,生物医药领域成为并购重点。政策引导、市场出清和技术迭代需求三方共振下,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闫硕北京报道
3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局长马继业透露,今年将增设100亿元规模的医药并购基金,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体系,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同日,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该基金由上海医药(601607)、新华保险(601336)、东富龙(300171)、君实生物(688180)等企业共同出资,总额高达46.6亿元,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并购。
202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如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以鼓励并购重组。深圳、上海、郑州等地更是发布了三年行动方案,而北京、广东等地则举办了并购重组座谈会,旨在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指出,并购重组将成为医药行业未来的主流趋势。随着市场洗牌和技术迭代,并购活动将更加频繁,各公司将根据自身战略,聚焦细分市场。
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并购重组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推动上市公司向新兴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血制品与科研服务等细分领域,并购活动预计将更加密集。这些领域的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并购实现强者恒强,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并购潮涌动
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调整和科技的进步,医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资本市场遇冷导致医药企业估值下滑,国内外创新药企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太平洋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医药行业的并购潮是资本市场、政策导向、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战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购热潮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收购方需通过并购培育新增长点,拓展业务边界;二是被收购方选择出售股权以实现资金退出和战略转型;三是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并购重组,为医药行业并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医药医疗并购交易规模达到627亿元,交易数量约101笔,市场整体已恢复至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成为并购重点,大型交易包括Genmab收购普方生物(130亿元)、海尔收购上海莱士(125亿元)等。
进入2025年,并购趋势仍在持续。圣湘生物拟以8.075亿元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毕得医药参股公司维播投资拟以2.15亿美元收购Combi-Blocks 100%股权等交易不断涌现。
券商分析师表示,政策引导、市场出清和技术迭代需求三方共振下,中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2025年,锡创投、广州产投等政府引导基金或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在医药投资领域表现活跃。
西南证券分析指出,2024年央企成为并购市场的主力军,多地国资委通过资本运作推进企业整合。在医药领域,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昆药集团收购圣火药业等案例不断涌现。
政策助推并购潮
并购潮背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持续引发市场关注。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旨在强化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随后,多地发布相关政策,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深圳、上海等地率先发布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上海更是设立了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这是地方政府首次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设立并购基金。
上海医药也发布公告称,将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0亿元。3月26日,该基金正式成立,由14家企业共同出资46.6亿元。
北京市也在加速生物医药并购基金的落地。马继业表示,北京市将充分发挥市级200亿元医药健康投资基金的作用,2024年已投资近100亿元。今年将再增设100亿元规模的医药并购基金,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医药健康产业基金体系。
在政策引导下,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并购重组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相关政策不仅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提升竞争力,还鼓励科技型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产业升级。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医药行业的并购潮标志着行业整合进入新阶段,未来有望继续延续。对于大型药企而言,通过并购整合管线、构建竞争壁垒将成为重要战略选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