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全球化遭遇多重挑战的今天,跨境电商逆势上扬,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各方关注跨境电商的崛起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探讨构建包容性生态体系,实现共赢未来。

  中新社博鳌3月27日电题:跨境电商崛起各界盼解“成长烦恼”——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动能

  中新社记者王子谦

  在全球化遭遇多重挑战的今天,跨境电商逆势上扬,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跨境电商的崛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逆势增长:重塑全球贸易版图

  澳大利亚Team Global Express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霍尔盖特指出,跨境电商正在重塑消费性价比,例如一张在澳大利亚实体店售价160澳元的桌子,从中国发货仅需四分之一的价格,且36小时内送达。从服装、家居到数码、美妆,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消费者获取商品的关键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接近6万亿美元,占零售总额的19.5%。

  欧美市场虽为跨境电商的重要阵地,但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潜力巨大。据《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2024年东南亚电商GMV达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8%,占比提升至6%,“出海”势头强劲。

  PayPal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表示,中国跨境电商正由B2B向B2C升级,商户创建网站和品牌,直面海外消费者。虚拟产品如游戏、网文、短剧等快速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AI、大数据等技术,以及海外仓、生产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成长烦恼”:构建包容性生态

  跨境电商繁荣背后,税收管理、市场准入、监管等问题凸显,需变革现行模式。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丝蕾指出,跨境电商“小单贸易”导致传统关税体系失效,电子支付、数据流动监管滞后,需国际合作。

  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担忧中小企业碳足迹披露不足,或形成新型贸易壁垒,呼吁数据共享优化供应链。

  各国政府需在“放活”与“管好”间权衡,电商政策不确定性引发担忧。为解决这些问题,需构建包容性生态体系,如建立跨境支付机制,整合多元支付方式。

  普惠愿景:共赢未来

  跨境电商带来物美价廉商品,但也引发本地生产者担忧。谢丝蕾希望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互惠共赢。中国双向开放市场,跨境电商既助力“中国制造”出海,也引进“全球优品”。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绍,中国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制度创新,培训多国学员,促进南南合作。

  霍尔盖特认为,澳大利亚中小企业接入电商恰逢其时,与中国大市场对接将释放巨大潜能。

  江小涓展望,未来各国都能在跨境电商中找到合适位置,发达国家以服务贸易为优势,发展中国家销售特色产品。

  博鳌论坛上,业内人士展示了跨境电商“互惠共赢”的新图景:中国短剧风靡东南亚,欧美设计服务直达中国消费者,发展中国家特色商品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