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年均运行小时、利用小时及充放电次数均有显著提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政策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储能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新华财经北京3月27日电(记者余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7日在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上发布《2024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利用率显著提升,年均运行小时、利用小时以及充放电次数均大幅提高:年均运行小时达到1649小时,同比提升45%;年均利用小时911小时,同比提升49%;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21次,同比提升39%。这些数据标志着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介绍,2024年,百兆瓦级以上的大型储能电站装机占比达到65%,同比提升了14%;其中,新增电站中大型电站的装机占比达到了74.16%,电化学储能逐步向集中式、大型化发展,成为储能行业的主要趋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型储能”列为新兴产业,在政策推动下,以电化学储能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储能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130%,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增长

  王抒祥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累计发布了储能相关政策700余项,涵盖发展规划、电价改革、示范应用等方向,加快推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总体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型储能单站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电化学储能的“大型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同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储能单站规模不断提高,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100兆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十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陆续并网运行,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新技术也在推动落地,为储能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储能应用场景多元化加快,电源侧、电网侧和工商业储能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构网型技术迭代应用加速,储能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新型储能调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消纳,发挥了顶峰保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有力支撑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