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跨境电商连续12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凸显重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讨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与挑战。跨境电商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虚拟产品出海占比近半。中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海外仓超2500个,坚持创新驱动、互惠共赢。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这是跨境电商连续12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对跨境电商这一外贸增长新动能的重视。在世界经济总体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基本保持着良好增长态势,不仅是我国,其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3月27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跨境电商合作:互惠共赢的贸易新动能”分论坛在海南举行。来自各国的行业代表分享了对本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的观察,并针对蓬勃发展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在市场准入、数据流动、监管政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议。

  游戏、网文等虚拟产品出海占比近半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表示,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与疫情期间各国民众购物习惯改变,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的普及发展密切相关。跨境电商的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且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预计2024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高达4万亿美元。

  江小涓指出,配套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未来跨境电商将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非常有力的新增长方式。35岁以下年轻人作为买家的市场在全球跨境电商领域中比重增长最快,年轻一代已经习惯于用手机购物,这一新趋势使其对海外市场、年轻化市场的扩张有非常高的预期。

  贝宝(PayPal)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谈到,贝宝见证了中国跨境贸易的发展,观察到三个重要变化。一是中国产品开始高端化、专业化,越来越多中国商户开始重视设计、功能特色,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普遍提升。二是跨境电商市场国际化、多样化,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得到深入开拓。三是出海虚拟产品增长明显,游戏、网文、短剧等虚拟产品占据跨境产品的近半壁江山。

  对于新入局的中小卖家而言,东南亚或非洲市场或成为首选。欧美市场已渐趋成熟,发展中或非发达地区作为切入口,初期成本相对更低,竞争较少。不过,这些地区也存在供应链条不完整,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建议构建端到端的跨境支付体系

  中国商务部2024年6月的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海外仓超2500个。

  环球快递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霍尔盖特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关系最紧密的贸易伙伴之一。过去一年里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增加了30%,过去两年增加45%;中国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约三分之一。澳大利亚GDP的15%都来自与中国的贸易。

  江小涓表示,目前跨境电商处于有利的政策环境中,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未来一大发展趋势是各国将有针对性地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

  部分国家海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量日益庞大的进口货物给海关人员带来极大压力,阻碍该国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海关电子化“一站式”服务水平极高,高效的清关效率是保障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

  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丝蕾坦言,对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而言,电商发展会冲击部分中小企业。为此,各国政策制定者需加快海关业务电子化进程,提高清关效率;建立跨境售后服务体系,优化投诉反馈机制;在支付方面,建议建立端到端的跨境支付体系。同时,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提议将区块链技术引入跨境支付体系。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领先,坚持创新驱动、互惠共赢的理念,主动与各国分享经验和发展红利。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提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电子商务议题合作,推动世贸组织完成电子商务协定谈判,在RCEP中加入电子商务相关章节,并与30余个国家签订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

  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方面,我国参与南南合作,对来自90多个国家近2000余名学员进行线下培训;成立丝路电商合作研究中心,对5000余名外国官员进行培训。另外,中国还创设跨境电商零售保税备货进口模式,免征进口关税等。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