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新规定5月施行
AI导读:
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于2025年3月27日通过,5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总结了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经验,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3月27日表决通过,并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项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及可自由使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自2014年自由贸易账户在上海率先试点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上海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7万个(其中主账户5.2万个),本外币跨境收支年均增速超过30%,非居民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办理的跨境收支年均增速更是接近40%。这些数据显示,自由贸易账户在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与风险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落实国家关于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优化账户规则、实现资金依法有序自由流动的要求,上海市制定了这部浦东新区法规。该法规共二十条,总结了上海自由贸易账户试点运行十余年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此外,《若干规定》还从央地协同的角度出发,支持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及其在沪机构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日常管理等工作,并建立自由贸易账户相关工作协同机制。同时,该法规还对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开户、数字化服务、资金自由便利划转等进行了规则优化,以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规定》还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贸易账户的应用场景,深化了以自由贸易账户为载体的金融开放创新。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财资管理提供本外币一体化金融服务,还可以为符合条件的从事大宗商品生产或跨国贸易的企业提供跨境套期保值业务支持。
此外,《若干规定》还明确了境外个人享有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境内投资和资金结算便利等服务,为境外个人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和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