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期延长影响汽车产业链健康发展
AI导读:
账期本质是一种商业信用,适度应收账款对经济有推动作用。但一旦超出合理限度,尤其是汽车产业链中,账期延长会占用弱势企业资金。如何转变供应链管理思维,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账期,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至关重要。适度的应收账款如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债权人通过增产来弥补未回收款项的损失,而债务人则加速生产以尽快还款,这便是经济学中的“债权生产力”。
然而,一旦应收账款与回款账期超出合理范围,特别是汽车产业链中,账期延长往往意味着主机厂利用其规模或交易优势,占用弱势企业的资金,从而增加自身利润或减少损失。
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显著。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弯道超车,不仅得益于车企的突破,更离不开背后复杂且完善的供应链支持。汽车组装涉及众多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和销售商,紧密合作是确保高效、准确交付的关键。但现实中,部分链主企业非但不向上拓展,反而向下挤压链上企业。
下游企业普遍认为,账期延长会侵蚀实体经济利润,破坏市场秩序,增加运营成本,削弱创新动力。因此,这种模式亟需纠正。健康的产业链应规范问题,链主企业应向上拓展市场,向下分配资源和收益,而非利用优势地位挤压链上企业。
汽车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与百姓存款相似,都是“沉睡”的资本。如何有序流入市场,值得深思。适时建立应收账款登记、认证、征信的专业机构,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成为再融资、再投资的信用担保,至关重要。
更深层次地,账期反映了契约精神和商业文明,这两者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在新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单纯追求降本难以为继。转变供应链管理思维,改善车企与供应商关系,深化合作,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言,创新是对资源的更有效重组。如今的整车厂与供应链企业正处于资源重组的关键期,需构建更稳健、可持续的供应链关系,避免“零和博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