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人士就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展开热议。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改变全球版图,但数据市场和算法透明化成为迫切问题。确保人工智能处于人类控制下是共识,需遵守伦理制度设计。

  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正在赋能各行各业,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知的风险。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人士就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展开了热议,这成为了财经领域的一大焦点。

  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与加强监管并不矛盾。专家认为,随着AI从信息智能向物理智能、生物智能演进,风险会显著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性提升20%至30%时,其求解能力几乎不受影响,这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陆续发布,不仅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版图,还促进了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公平应用。低成本和开放性让更多中小企业有机会分享人工智能红利,同时也丰富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各国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推进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需要中国发挥关键作用。

  AI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数据学习。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和消费市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既提升了规模化生产效率,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然而,当前全球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商数量相对较少,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构建完善的数据市场成为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算法透明化是监管人工智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用户而言,既要得到答案,又要了解答案的求解过程。因此,针对不同应用领域,需要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实施分类分级管理,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可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企业应保持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数字鸿沟逐渐转变为智能鸿沟。为了弥补这一鸿沟,需要人工智能发展领先的国家探索共通标准,通过对话与合作推动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形成广泛共识。

  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是论坛年会与会人士的共识。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能突破“不能自我复制”等红线。人工智能的创新必须遵守现有的版权、专利、技术等制度设计,不能置身于人类社会的伦理系统之外。只有将人类的道德价值融入人工智能领域,才能确保其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