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6日,中国科技与产业整合研究中心启航,多位业内专家和学者围绕产教加速融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路径。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孙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确保企业能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当前,搭建创新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一环。

  3月26日,北京举办了“中国科技与产业整合研究中心”启航暨“北鲲青年科学家奖”发布仪式。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和学者围绕产教加速融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北鲲青年科学家奖的发布,将有效推动高校、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协同,深化产教融合。他期望研究中心通过制度型开放、要素型聚合、人才型驱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生态,为科技自立自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各方携手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强调,社会各界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强化创新驱动,推动集成创新,坚持创新全球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表示,希望山东大学与滨化集团共同开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篇章,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中国科技与产业整合研究中心应开启产业创新的新征程,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在滨州落地转化。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包信和认为,滨化集团作为产业基地,山东大学作为科技成果的策源地,加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在产业上的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表示,企业出资鼓励青年科学家,能进一步激励社会力量支持科技、人才和国家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希望,活动能带动更多企业与高校合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研与成果转化,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升级的氛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潘复生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对应的平台需具备五大功能:成果采购与评估、成果加工、科技金融融资、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营销。

  据悉,中国科技与产业整合研究中心是高端智库及协同创新平台,由山东大学与滨化集团联合共建,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全球产业链重构、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推动研究成果向政策制定、技术转化与资本赋能高效落地。北鲲青年科学家奖由滨化集团设立,旨在培育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青年科学家。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