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涉及人工智能、基因治疗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将举办128场活动,3月31日还将举办重大成果专场发布。

  在3月27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涉及人工智能、基因治疗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

  2025年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现场再度传来喜讯,十项重大科技成果震撼发布。其中包括:“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光源支持;“‘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提升了我国在深海探测方面的能力;“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等,则展示了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等,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则彰显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和开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精心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预计将举办128场精彩纷呈的活动。3月31日,还将举办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届时将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