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引领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新风尚
AI导读:
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展示了分布式光伏建设的成果。广州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装机规模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去年发电量超20亿千瓦时,带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国企民企强强联手,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站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屋顶,4万多平方米的湛蓝色光伏面板蔚为壮观,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年均发电量437万千瓦时,可覆盖72%的中心用电,成为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专场宣讲会的最佳案例写照。
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3月27日,记者从宣讲会上获悉,分布式光伏在广州发展迅速,目前总装机规模达301万千瓦,为“十四五”初期的5倍,规模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去年直接带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光伏发电点“绿”成金,国企民企强强联手,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去年光伏发电量超20亿千瓦时
广州市建筑屋顶资源丰富、电网完善、新能源接入消纳能力强,为发展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截至2025年2月底,广州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301万千瓦,是“十四五”初期规模的5倍。
分布式光伏建设专场宣讲会是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系列的首场活动。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处长表示,产业发展最直观的表现是产品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程度,规模化应用能直接拉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广州约30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装机中,约200万千瓦由大中型工商企业安装,学校、医院等用能主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去年,广州建成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超过120万千瓦,全年光伏发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有效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为全市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等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应用和迭代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直接带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
他预计,未来数年广州每年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将保持在100万千瓦左右,直接拉动投资30亿元以上。
“空中”建电站年省电费约25万元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通过光伏发电节省电费,近3年共节省74万余元,年均可节省电费约25万元。该中心光伏电站于2020年5月并网,总装机容量4.19MW,利用一期五栋楼宇屋面建设。2022—2024年,年平均发电量为437万千瓦时,光伏平均自发自用电率为72.6%。
屋面上一台自动清洁机器人正在工作,该光伏系统按照智能化运维设计,基本实现“无人值守”,面板寿命可达30年。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计划拓展新型储能设备和布局更多光伏面板,通过“大型充电宝”将日间未消纳的电力供夜间使用,实现光伏储能一体化,并提升自发自用电率,最终实现“零碳建筑”目标。
广汽丰田也较早实现零碳目标。2008年,广汽丰田引入太阳能发电系统,2023年实现第五生产线电力碳中和,打造绿色科学的零碳工厂。
广汽丰田计划在厂房屋面、饭堂屋面、员工停车场等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2025年全面完成铺设,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提升至129MW,用电量达1亿千瓦时/年,占公司总用电量的26%。
“光伏+”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企业签约仪式,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
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是广州市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总资产达320亿元,拥有163个风光电站。高景太阳能是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23年落户广州花都,投资109亿元建设光伏组件生产项目。
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与高景太阳能达成总容量为3G瓦的合作协议,合资设立企业广州穗发高景新能源有限公司,重点布局分布式光伏等相关项目投资。
三方还将在两年内完成50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投资合作,采取“产业+地方”优势融合模式,与地方国企合作开发当地业务,通过整村整镇推进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益,以光伏赋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