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通知,明确提出开发低空旅游项目。低空旅游依托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飞行器,在低空空域进行,是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典范。我国具备低空旅游开发优势,预计未来将成为更流行的旅游业新模式。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旅游迎来了新的政策支持。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发低空旅游项目”。

低空旅游依托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飞行器,在低空空域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典范。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表示,低空旅游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丰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我国在低空旅游开发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如强大的低空飞行器制造能力、庞大的游客基数、活跃的享乐性旅游消费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内直升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的不断迭代升级,为低空旅游提供了多元化的载体。预计到2030年,我国eVTOL市场保有量有望突破10万架。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指出,安全可靠的低空飞行器是低空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创新将不断提升低空飞行器的飞行能力和舒适性,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们对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展现出浓厚兴趣。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低空旅游项目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游客需求,二者相互促进。

目前,“City Fly”已在我国多地兴起,成为年轻游客的新宠。在三亚,直升机跳伞、滑翔伞等项目备受欢迎;在上海,“黄浦江·陆家嘴夜航低空文旅”项目让游客欣赏到夜间的城市风貌;在东营,“飞阅黄河口”低空旅游航线也已正式开通。

专家预测,国内低空旅游项目将持续增加,未来“City Fly”有望取代“City Walk”,成为更流行的旅游业新模式。

在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时,需综合考虑政策环境、空域资源及地理条件等因素。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建议,要确保安全规范运营,加强飞行员培训,定期维护低空飞行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化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搭建协调机制,为低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