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人士共话开放合作新未来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多位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在开幕式中传递出继续开放合作的信号。论坛旨在实现共赢,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新社博鳌3月27日电题:国际人士话博鳌亚洲论坛:在开放合作中创造更好未来
作者官逸伦 谢龙飞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27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多位参会嘉宾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开幕式中传递出继续开放合作的信号,相信人们能以此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一举措对全球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乌丁·马哈茂德表示,他从开幕式中感受到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与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全球国家加强合作,“这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7日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丁薛祥强调,中国有信心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将为亚洲和世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马哈茂德称,这给参加开幕式的所有亚洲国家代表传递了一个讯号,即中国会继续发展且中国愿意与所有国家进行合作,共谋发展。
来自智利的企业家帕特里西奥·孔特塞(Patricio Contesse)表示,开幕式给其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总体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拥抱开放市场与自由贸易。在当前具有挑战性的地缘政治形势下,知道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部分地区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是很好的事情”,这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
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10周年。10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绩斐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亚洲经济占全球比重稳步上升,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乘坐过中老铁路列车的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这一项目改变了老挝。作为东盟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在杰拉奇看来,这是“从0到1”的巨大改变,展现了区域合作的潜力。
杰拉奇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旨在实现共赢。在本次论坛年会期间,杰拉奇还与来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人们交流,“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关于中国,也关乎亚洲”,强调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来自加纳的企业家布莱特·艾瑞克·奥赫内(Bright Eric Ohene)特别提及开幕式中提到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他表示,该倡议给非洲发展带来实质性变化,促进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我认为,中国和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合作,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为之高兴的事情。”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前行长查克拉巴蒂观察到,此次论坛不仅有来自亚洲的嘉宾,还有来自欧洲、北非、北美等地的人们。“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有趣。”这体现了博鳌亚洲论坛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作用。
“尽管如今在贸易等方面存在挑战,但仍有一群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想要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查克拉巴蒂说。这凸显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