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通过出台多项降本增效政策,降低企业用能、土地、贷款等成本超520亿元,提供落户便利和真金白银补贴,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创业者的首选之地。上海用数据粉碎了“成本焦虑”,为上海制造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寸土寸金,创业成本高?这实则是一个误解。

作为AI“六小龙”之一,扎根上海多年的稀宇科技(MiniMax)副总裁刘华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创业之初,MiniMax曾辗转多个城市,最终因上海尽心尽责的服务和热情包容的态度,决定深耕于此,并在两年内实现了员工规模翻番。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上海用数据粉碎了“成本焦虑”。

据上海市经信委披露,去年通过出台工业“降本增效17条”,上海为工业企业降低用能、土地、贷款等成本超520亿元。具体来看,去年上海大工业平均电价降了6分钱;化工行业百元成本仅为81.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4元。

对比2024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百元营收中的成本数据,上海比全国低2.7元;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的工业百元营收成本最低,比长三角平均水平低2.9元。

数据表明:上海“不贵”。

实实在在降低“硬成本”

成本有“硬”有“软”,企业最在意的无疑是“硬成本”,包括土地、人才、税收等。

刘华坦言,作为创业公司,MiniMax能迅速发展,得益于在上海拥有稳定的大本营。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能享受各类资质认定的主动指导,大大节约时间;工商信息变更、公司更名、融资等事宜,相关部门处理均极为高效。

企业遇到难题时,政府亲力亲为,原本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流程,在政府推动下,仅五天便协调解决。

上海还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人才提供落户便利,带来集聚效应,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此外,上海的海派文化对海归人才也颇具吸引力。

在短短两年内,MiniMax人数迅速增长至400余人,这离不开上海政府的包容和扶持。

御风未来CEO谢陵也感受到了上海给予民营企业的真金白银补贴。一方面,上海的各类孵化器大大降低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上海政府通过普惠性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为上海年轻创业者扎根沪上创造更多机遇。

例如,张江高科为御风未来在张江核心地段的租金给予大幅优惠;自去年上海低空配套政策发布以来,公司已获得包括在研产品科研补贴在内的诸多补贴。

金山区和华东无人机基地也为低空企业提供了诸多便利,如空域申请和使用,eVTOL企业试飞适航工作等。金山区还通过大厂房租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等举措,为年轻员工节省成本。

华东无人机基地

科技类初创企业研发投入巨大,如何保障可持续发展?

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表示,3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特别支持AI融合赋能。每年设立一定规模的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以优惠价格支持初创型企业、创新企业平台、专业服务机构等使用智能算力、语料库等资源。

针对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安全审计师等新工种,政府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并给予补贴。此外,上海网信和网安部门主动为企业开展培训和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合规经营。

2024年,上海曾出台《上海市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包含20条举措,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160亿元。据上海发改委,上海今年将实施21条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举措,延续去年的政策,并在降低税费成本、用工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审慎监管五方面提出新内容。

税收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投入成本,缩短研发投资回收周期,提升企业对创新的信心和预期。

“综合成本优势最佳”

解决了硬成本,软成本支出也不容小觑:制度建设、生态合作、商业拓展等,都考验企业运营的硬功夫。

华兴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力行表示,上海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讲究“店小二”服务精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像是创业公司的外部合伙人。

上海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为企业助跑。

企业发展看的是综合性成本,上海在土地价格上略高,但从人才环境、产业生态等多方位考虑,仍具有优势。

上海乐高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洁回忆,相关部门在项目核准、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人才落户政策、员工配套设施等各个环节中,展现极高的行政审批效率和专业的本地向导服务。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彬感叹,上海拥有国家级别的产业创新平台,政策配套和支持到位,以区域特色推动产业布局。

上海丰富的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以及全要素的开源产业体系,让年轻人和创业者更好地施展才干。

上海市经信委综合规划处处长陈斐斐表示,上海的综合成本优势最佳,拥有全球的人才团队。

上海提供“一条龙”式全链条陪伴服务,为企业开办、经营、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便利。

上海是最好的创业选择。

2025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上海的营商环境成就了“上海制造”,如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再度刷新“特斯拉速度”。

投促大会上,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发布,聚焦1500万方“筑巢空间”,500亿投资“引凤场景”,市区两级合力打造。

两个500亿元的基金: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也重磅揭晓,专攻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

上海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925个、总投资超1.1万亿元。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