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涵盖数理天文、化学材料、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领域,展示了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其中光计算芯片和CAR-T细胞疗法备受关注。

  【大河财立方记者史冰倩秦龙文图】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涵盖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领域。下午,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对这些进展进行了权威解读。

  入选的十大进展包括:“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等,这些成果展示了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介绍,“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旨在宣传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

  本次活动由近140位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从700多项基础研究成果中遴选出31项成果,再经过2700余位专家学者的实名投票,最终确定了入选名单。

  27日下午,作为平行论坛之一,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对进展进行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解读了“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他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算力的需求远超摩尔定律,探索新的智能计算范式迫在眉睫。智能光计算以光子为计算载体,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此外,“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也入选了十大进展。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苏冰表示,异体CAR-T细胞疗法有望解决传统自体CAR-T细胞疗法个性化生产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