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中国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正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未来将持续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同时,保持弄潮儿角色还需胸怀天下格局,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如同弄潮儿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蕴含着无畏开拓的精神内核。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中国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弄潮儿所代表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正是打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正是我们保持弄潮儿角色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技术、高铁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同时,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也为我们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保持弄潮儿角色,就是要具备勇立潮头的信心,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

  为了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我国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4年,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激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也不断增长。未来,我们要持续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每一项突破都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以甘坐冷板凳的专注、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奋力前行。

  同时,保持弄潮儿角色,还需要胸怀天下的格局。面对全球化逆流,我们要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为引擎,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姿态,开创改革发展新天地。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