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绿色企业正加速出海,东南亚因人口结构优势、产业互补性强成为首选。但出海面临ESG合规、供应链本地化等挑战。香港作为国际化平台,可提供绿色科技生态圈、降低融资成本等支持,助力企业规避风险、对接资源。

全球正在加速推进绿色转型,中国绿色企业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ESG合规、供应链本地化、融资壁垒及区域政策差异等挑战,但机遇同样广阔。

海外市场,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投资的需求持续上升。内地企业若在香港落地绿色项目,可为后续进入国际市场铺路。为此,绿色发展研究院正推动香港构建绿色科技生态圈,吸引内地绿色科技公司落户,并寻找应用场景。

近日,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马骏博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东南亚正成为中国绿色企业出海的首选。这些企业应关注当地人口结构变化,利用香港这一国际化平台规避风险、对接资源。

产业互补性强,东南亚成企业出海首选

问:东南亚为何成为中国绿色企业出海首选?

答:中国绿色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如光伏、风电设备、储能电池等,技术领先且成本下降,境外市场潜力巨大。东南亚国家人口结构年轻,未来二三十年将带动基建、能源需求激增,与中国产业互补性强。

东南亚国家的电力缺口大、电费高,对中国低成本技术需求迫切。同时,东盟对清洁能源投资需求巨大,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有巨大市场空间。

出海挑战与应对

问:中国企业绿色出海面临哪些挑战?

答:欧美市场对中国绿色产品征收高关税,设立绿色壁垒,如碳边境调节机制。此外,供应链稳定性、地方政策稳定性、海外融资成本高、ESG合规等也是挑战。

建议企业加强政策市场研究,多国家市场布局分散风险,利用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红利降低融资成本,建立ESG风险管理机制。

香港作用凸显

问:香港在中国绿色企业出海中扮演何角色?

答:香港是内地企业出海的“超级联系人”,可提供三大支持:作为“试验田”吸引内地绿色科技公司落户并找到应用场景;降低融资成本;提供风控与ESG合规支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