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计划至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左右,推动高端化跃升和智能化升级,助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网站3月2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此举旨在推动轻工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

  《实施方案》提出,至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预计达到75%左右。计划打造约100个典型数字化转型场景,并培育60家左右的标杆企业。此外,还将制修订约5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成果,助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实施方案》强调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发数据模型,进行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同时,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织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重点培育协同设计、智能生产、在线检测、预防性维护、智慧营销等生产端场景,以及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骑行、智慧养老等消费端场景。

  为推动轻工业高端化跃升,《实施方案》提出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家电、家具、照明、手表等终端消费品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跨品牌互联互通。同时,加快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规模化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数字化园区。

  在智能化升级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引导轻工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等评估诊断,梯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五金制品、塑料制品、文体用品、眼镜等行业中小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应用传感器、工控系统等开展关键工序、制造单元等数字化“微改造”,建设数字化产线。

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