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金融市场三大热点:降准降息预期再起,多位分析师就降息可能性及影响进行分析;专项债收储细则正式出台,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同业存款“降成本”成焦点,分析师就其对债市及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展开探讨。

1、降准降息预期再掀波澜

近期,多位知名分析师就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左大勇指出,降息需平衡银行净息差稳定与海外央行政策动态,汇率因素也构成降息操作的考量。

国君宏观资深分析师韩朝辉认为,净息差和汇率的双重约束下,美中利差走扩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为国内进一步降息提供了窗口。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结合央行新框架预测,11月或降准,明年上半年或降息,利率曲线可能增陡。

中银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则强调,年内或视市场流动性状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2、专项债收储细则正式出台

近日,专项债收储细则的落地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指研究院表示,此次《通知》标志着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正式重启,有助于更多低成本增量资金进入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

招商银行总行机构客户部(专项债服务)指出,实际操作中面临回收定价、存量土地性质复杂及后期规划等难点。

中信证券基础设施与现代服务产业首席分析师陈聪认为,该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意义重大,有助于盘活闲置土地,优化企业存货结构。

3、同业存款“降成本”成焦点

同业存款的“降成本”议题也备受瞩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规范同业存款短期内可能加剧银行“负债荒”,但长期有助于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率及国债收益率。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团队指出,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压降将对短债和存单形成利好。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认为,约束同业活期存款成本或推动存单定价下行,大行或通过同业定期存款替代揽储。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强调,银行负债成本下行有利于债市下行,存单下行将打开利率债和信用债的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