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旨在支持上海、北京等城市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打造全球吸引力消费环境。政策强调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提出打造特色街区、地标性商圈,以及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等措施,以促进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振消费迎来新举措。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旨在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构建全球吸引力的消费新生态,深度挖掘内需潜力,拓宽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

  《若干措施》着重强调“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速培育多元业态融合、优质资源集中的地标性商圈,精心打造一系列特色街区”,以引领消费新风尚。

  记者观察到,上述城市已积极响应并部署相关工作。以天津市为例,3月25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冰透露,2024年天津文旅影响力和展示度显著提升,为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2025年,陈冰提出“聚焦消费提振,丰富文旅供给”战略,其中涵盖“塑造八大文化场景”“深化鼓楼—古文化街、文化中心等核心区域改造;推动携程度假农庄、武清区运河不夜城、津湾广场文化项目及产品配套、市内免税店及阿星人乐园等项目落地”。

  “当前,特色街区和地标性商圈通过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创新、夜间经济的繁荣以及老旧街区的复兴,实现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未来应继续提升数字化水平、激发夜间经济活力、优化消费环境,借助政策东风,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消费集群,推动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战略下,《若干措施》还提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新型消费场景,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

  朱华雷认为,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创新汽车消费模式,开辟新的消费领域,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证券日报》表示,汽车消费作为消费市场的关键一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稳定在10%左右,且是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汽车消费与其他产业如体育、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