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吸引了全球上千名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讨科技前沿与发展。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等科技亮点纷呈,中关村展示中心展示了未来产业蓝图,年会还为科技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全球科技合作。

  3月27日,在北京的玉兰、碧桃、早樱等竞相开放之际,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盛大开幕。本次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他们齐聚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畅春厅,共同探讨科技前沿,共谋发展新篇章。

  开幕式上,多台来自加速进化和乐聚的人形机器人,以其灵活的太极表演动作、统一的节奏和多彩的表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舞蹈。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强调了量子计算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在AI及相关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更高的算力、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更低的能耗,而量子计算机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方案之一。

  中关村论坛年会不仅是交流的平台,更是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在主会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来宾们可以体验到由“小关”机器人等一众机器人“智愿者”提供的迎宾、导引及表演服务。

  在主会场中厅,一棵巨大的“树”形装置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棵“树”上展示着与会者经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处理的肖像,背景涵盖了三山五园等文化元素以及新质生产力等科技元素,体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景,合成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这棵“树”正是由北京灵动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无限克隆”AI装置。

  该装置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装置以“面孔共生体”为媒介,通过AIGC技术将参与者实时转化为数字根系,构建了一个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创新场域。动态生长的枝干象征着全球科技合作的蓬勃生命力,与年会主题相呼应,展现了科技落地与文化融合的强大力量。

  同步焕新的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区,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为主题,展示了490余项展品,包括“天工”具身智能机器人、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以及“北脑”智能脑机系统等,这些展品共同铺陈出一幅未来产业的蓝图。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在会议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要进入生产力时代,必须实现任务通用和能力泛化,但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难的是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的缺乏和数据训练成本的高昂。不过,通过仿真和合成技术,银河通用已经找到了降低数据成本的方法,并在商业零售场景中成功应用。目前,他们已在北京搭建了两家人形机器人值守运营的24小时无人药店,并计划在今年底前在全国开设100家这样的药店。

  中关村论坛年会还特别为相关科技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旨在促进全球科技合作。面向青年才俊的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助力留学生创新创业的专场对话以及关注女性科研力量的创新论坛等活动,为各维度的人才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网络。

  年会期间,借助人工智能同传系统,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可以顺畅交流。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负责人徐若华介绍,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关键词:中关村论坛、科技创新、量子计算、全球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