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正迈向技术原创关键阶段
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中国正在经历由“技术引进”迈向“技术原创”的关键阶段,深圳及大湾区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强调中国AI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模型能力上,更在于广泛且快速的应用场景,并预测未来美国或许会在某些领域依赖中国的0到1创新。
“中国从以前应用西方技术,已经开始转向0到1的原创,这一点非常重要。像Deepseek这样的创新企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3月26日,在2025博鳌亚洲论坛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中国正在经历由“技术引进”迈向“技术原创”的关键阶段,深圳及大湾区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先锋角色。
郑永年指出,中国作为大型经济体,从低收入迈向中等收入阶段相对容易,但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则需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当前,中国正面临“从应用转向原创”的历史性转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郑永年特别提到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创新企业,如DeepSeek。他指出,中国AI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模型能力上,更在于广泛且快速的应用场景,政府正从“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战略。
郑永年认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在于“应用导向”和“年轻化”,年轻人是AI领域的核心力量。他强调,AI的核心是场景应用,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优势。
对于外部打压,郑永年表示,这反而促使中国加大在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他指出,后发国家在经过技术积累后,完全有能力实现原创突破。
郑永年预测,如果中国人工智能保持当前发展速度,未来10-15年,美国或许会在某些领域依赖中国的0到1创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