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超2.8万亿,推动经济回稳向好
AI导读:
一季度各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4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券1.24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券1.6万亿元,成为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市政、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稳楼市也是重点投向。今年国债发行放缓,为地方债放量发行提供空间,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望进一步提速。
根据地方公开发债信息,一季度各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4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券规模为1.24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券规模为1.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成为推动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看,化债资金是一季度地方债券的主力军,包括约1.34万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1172亿元用于化债的新增专项债,这两类化债资金占比超过一半。化债资金的加快下达,能更好地承接地方政府历史债务包袱、减轻偿债付息压力,可以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稳增长等工作。这也为全年5.2万亿元地方新增债券腾出空间。
与此同时,一季度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规模1.24万亿元,包括约2800亿元新增一般债券、960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在化债资金放量发行的背景下,一季度新增地方债券额度占全年额度约24%,大体与时间序列相当。
展望未来,随着全年2万亿元隐性债务置换债券的加快发行,将为全年地方债腾出更多空间,尤其是地方新增专项债还有进一步提速的空间。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多地实现“隐债清零”。从一季度地方债券发行来看,加快化债资金落地是地方政府的核心关切。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一季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近1.34万亿元,占全年2万亿额度的67%。
具体来看,一季度江苏、湖北、山东(不含青岛)、重庆、浙江(不含宁波)等地发行规模靠前。同时,江苏、浙江、内蒙古、陕西、广西等省份已经完成2025年全年发行额度。一季度部分地方还发行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包括湖北、浙江、山西、陕西、福建、山东、辽宁等省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考核和管控措施。在2028年前完成全部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是各地既定的化债目标。利用地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免去了地方额外筹集资金偿债的压力,也进一步减轻了地方付息压力。
宁夏财政厅厅长孙志表示,债务置换有助于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促进融资平台退出与市场化转型等。宁夏2024年隐性债务化解为历年最多,债务规模、债务率和债务风险等级持续下降。宁夏申请退出债务高风险省份,加大新增专项债券的安排额度。
宁夏2024年预算执行报告显示,足额偿还法定债务,超额化解隐性债务。2025年置换债券尽早、放量发行,推动了更多城投债的提前兑付,也有助于推动更多市县实现隐性债务的“清零”。
中证鹏元评级研究发展部张琦表示,今年地方化债在提速,多地表态完成“隐债清零”。据不完全统计,青海、吉林、内蒙古、江苏徐州等地均已实现或力争实现隐债清零目标。
在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过程中,地方新增债券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3月份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近1.24万亿元,包括新增专项债发行9603亿元,新增一般债券发行2791亿元。
新增专项债是地方拉动投资的重要工具,且额度分配上会往经济大省、债务风险较低、项目准备成熟的地方倾斜。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等领域。
稳楼市也是一季度专项债的重点投向领域。一季度“稳楼市”专项债资金规模超过1500亿元。今年重启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市场期待其在盘活存量土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今年在多个省份试点专项债的“自审自发”,以及扩大了专项债的投向及用作资本金的范围,专项债资金将发挥更大的投资撬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显示一季度基建投资有较好的支撑。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债发行有所放缓,这为地方债的放量发行提供空间。一季度加大了地方化债债券的发行力度;与此同时,地方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也在有序推进。不过,要让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加强项目储备、提高资金效益。
温来成进一步表示,我国经济依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随着全年2万亿元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加快发行,后续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也可以进一步提速,确保今年4.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能在前三季度完成发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